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们这个时代,需要充满“负能量”的克莱茵

孙平 孙平的Psychology 2023-05-31


        古典和现代克莱茵学派马上就要结课,突然对这个人物和她的理论产生很多体验。


        我一直认为克莱茵和比昂代表着精神分析世界中的“阴”的这一极,和自体-主体间精神分析代表的“阳”的这一极,持久地形成张力。然而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。不穿过黑暗,阳光也会变得廉价和专横,以至于没有意义.


        在这个正能量爆棚的时代,尤其呼唤克莱茵和她从未妥协过的“负能量”。


        遂把学习克莱茵的几个感触稍作整理。


洛杉矶研究所“克莱茵—比昂”系的两根支柱,右边教克莱茵的Glenn Mobray, 左边的教比昂的Barnet Malin. 



一、克莱茵的“死本能”和基督教的“七宗罪”


       我的老师Glenn Mobray师从于克莱茵学派大家Albert Mason. Glenn的履历中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,他曾经是一位很有名的基督教广播电台主持人。


        在课堂上,我询问他的宗教信仰和克莱茵学说之间的联系,他的回答让我很有感觉:


        “我觉得克莱茵非常愿意深入去探索人性之中幽暗、破坏性、甚至残暴的一面。她是为数不多的,真正把弗洛伊德”死本能“概念拓展出来的理论家。她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嫉妒和破坏性是怎样在日常人际当中运作。这非常的了不起。


      这在我的宗教体验中,深深地应和着基督教的原罪论。如果你仔细看看基督教中的七宗罪,有多少条被克莱茵及其后继者以精神分析术语阐述过,你就会知道这两者之间是多么的契合。


      我相信有很多很多人继续发展着弗洛伊德的生本能理论,它们形塑了后来的自我实现理论和健康自恋理论。


       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严肃看待死本能呢?在那个时代,除了克莱茵之外几乎无有其他。


      平,在你的文化中,若是只能看到阳,却不见阴,那会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。”


       这就是我爱精分的原因,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。无有死,不谓生。知其白,而愿守其黑是也。


Glenn是我“暗黑系”精神分析的引路人之一


     

二、克莱茵所描画的人心,会不会太黑暗?


       不止一个人如你这样怀疑克莱茵,觉得她对于人性的理解过于阴暗和悲观,她甚至觉得人生而有些残忍,不是吗?


       然而我们就是如此,每天都见证着人性的残忍和互相摧残,却依然高唱着人性本善和正能量everywhere。


       所以我认为一个文明的成熟程度,在于它是否看到并承认人性中阴暗的一面,且是否对之施以文明的制衡。


       克莱茵自己经历过非常多的苦难,她离开德国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理论在战前的德国不受欢迎。


       当时的德国人,虽然他们举国都沉浸在自己民族的无比伟大,以及对其他民族暴力和残忍的合法性宣传之中,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愿看到或听到有人描述这种残忍。多少普通人嘟噜着和英法之间“必有一战”。


       而后来的二战,他们为这种否认付上了几乎整个民族的代价...


      克莱茵学派的分析师其实更相信爱,但他们爱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,是一个你看清了诸多包括嫉妒,残忍、贪婪、攻击欲在内的真相以后,依然决定去爱的完整的,不阉割的世界。



三、克莱茵学派,结课体验


       在研究所陆陆续续学了四年的,古典以及当代克莱茵课程基本快要结束。一种巨大的整合感将我笼罩。不管人有没有死本能,不管envy是不是始源性的,人类心理现象中毁灭性的、残忍的、暴虐的一面,都理应被看到。


       如若不看到这一面,不充分觉察和探索这一面。精神分析就会沦为一首只能歌颂爱的田园牧歌,充满了强制而蛮横的——正能量。


       越是只看到、只歌颂正能量的文明,越会因其病态地压抑“负能量”,而付上因负能量压不住而整体喷发的代价。


      而精神分析最强大的疗愈力量,恰好在于正负整合。正如吾师Joe Nattersson所言:“或许所有成熟的人类之爱,都要历经地狱火的淬炼。”


      克莱茵终其一生, 都试图描述和转化,这让爱成为可能的,Fire of Hell. 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